通知公告:
祖国统一
台情研究当前位置:首页 > 祖国统一 > 台情研究

刘兆玄行政团队面临改组压力的原因初探

 发布时间:2008年11月29日  人气:

   尹茂祥

  被称为“财经内阁”的刘兆玄行政团队上任已近5个月,但岛内经济难见起色,各界要求“内阁”改组的呼声四起。部分国民党籍“立委”点名“行政院秘书长”薛香川、“财政部长”李述德为“不适任阁员”,基层甚至推荐曾任台湾省长的宋楚瑜及桃源县长朱立伦为“组阁”人选,刘兆玄“内阁”面临巨大压力。但由于改组问题事涉敏感而复杂,马当局目前“一动不如一静”。

 原因分析


  刘“内阁”面临改组压力,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:
  一、“拼经济”成效不佳。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见好转,金融风暴席卷全球,原料及大宗物资价格居高不下,再加上陈水扁执政8年留下的烂摊子,使岛内经济持续低迷,通膨严重,股市下跌,引发民众恐慌。风灾、股灾等事件频频发生,更让执政团队内外交困,焦头烂额。刘兆玄团队虽提出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,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,“拼经济”的能力因此备受质疑。舆论认为,马英九上台后“马上好”变成“马上惨”,当局应付责任。台《联合报》社论称,世界经济危机让严重依赖出口的台湾经济深受其害,刘“内阁”已处在“风口浪尖”。
  二、施政失误过多。刘“内阁”成员多为学者或“前朝老臣”,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,导致其上任以来“失误连连”。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缓慢。面对绿营强打绿卡事件,刘“内阁”拖泥带水,任由绿卡事件持续发酵,最终伤及自身形象。台风“森拉克”突袭时,相关部门疏于防范,未在第一时间南下勘灾,引发民众不满。二是制定政策反复。对于油价解冻政策,刘兆玄本来预告“一次涨足”,后来提前宣布涨价,引发囤油恐慌。毒奶粉事件中,“卫生署”对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前后不一,导致官员下台。另外,一些具体政策亦存在争议,如设立“主权基金”及大降遗产赠与税等财经政策,被外界称为“后患无穷”。三是宣导政策不力。在制定扩大内需方案时,缺少与“立委”沟通,引发蓝绿不满。大幅松绑岛内企业投资大陆限制、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等措施宣传不够,反遭绿营污蔑。四是多名“部会首长”发言不当。“新闻局长”史亚平在股市惨跌时说“救股市没有药方”、“交通部长”毛治国在后丰桥事件中说“我才上任4个月”、“财政部长”李述德听到股民自杀后说“每人的抉择不是由政府统统负责”、“农委会主委”陈武雄巡视南台湾水灾时说“损失差不多2000万而已”等,导致刘“内阁”社会观感较差。
  三、党籍“立委”不满。马当局政绩不佳,民众的不满情绪直接反映在“立委”身上,在地方民意压力下,国民党“立委”不得不对“内阁”提出批评,甚至要求改组。党籍“立委”吴清池等人认为,“内阁呈现慌乱状况,失去信心”、“政务官干涉太多,事务官不坚持专业”、“内阁抓不到方向”,对于不能胜任的“阁员”就要考虑“换人做做看”。同时,多名党籍“立委”欲参加明年底县市长选举,届时若执政团队拿不出漂亮的执政成绩单,必然会拖累选情。一向主张“领导人3个月无成绩就下台”的“立委”廖正井表示,基层对当局不满意,再这样下去,明年底县市长选举会受影响。党务人士分析,以目前状况,北部重点县市“搞不好保不住”,中部县市也将会“掉几个”,而南部还是“攻克不下”,执政当局应该“好好检讨”。
  四、民意支持度偏低。在“内忧外患”的形势下,刘“内阁”的施政满意度一直低迷,受到越来越大的民意压力。8月份,“行政院研考会”公布民调显示,刘兆玄的施政不满意度为37.9%。9月份,台TVBS公布民调显示,刘“内阁”的不满意度再度突破50%。早在今年7月8日,前“监察院长”王作荣就表示,刘“内阁”人事安排并不恰当,“改组比较好”。著名时事评论员沈富雄称,“行政院”令人不满意,马英九应该“在双十节前后大幅改组内阁”。台湾大学政治系荣誉教授吕亚力认为,民众已经对当局有不信任感,“可以考虑调整部分阁员”。

2页  [1] [2] 下一页 当前1/2页

Copyright (C)sxmg.org  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编号:陕ICP备09000169号-1

联系地址: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: 029-87277173 传真: 029-87277155

版权所有: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    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