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知公告:
理论文章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活动 >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> 理论文章

浅析孙中山先生对“女国民”的期盼

 发布时间:2011年11月29日  人气:
    孙中山先生倾其毕生心血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,结束了清朝政府对广大中国百姓的奴役,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。关于“中华民国”与“清政府”的区别,孙中山先生一直强调“民国是以民为主的”,它以“民族、民权、民生”为政纲,追求国与国、民与民之间的平等。“民族主义”旨在反抗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犯和掠夺,而“民权主义”和“民生主义”则是为了在中华大地谋求四万万国民的平等、安乐和幸福,建立“民有、民享、民治”的新中国。
   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,中华民国的女性,作为国民的一份子,她们应该与男子平权。中华民国的“女国民”,不再是裹着小脚、守在家中、依附男性的寄生虫,而是具有独立人格、思想开化、关心国事,能与男子共建“民主共和”大业的革命者。综观孙中山先生的整个革命生涯,可以发现,他对“女国民”的期盼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    一、“受教育”——成有识之士
   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教育对国家的作用。在《致郑藻如书》中,先生写到:“远观历代,横览九州,人才之盛衰,风俗之淳靡,实关教化。教之有道,则人才济济,风俗丕丕,而国以强;否则返此。”[1]然而,近代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低下,“今天下之失教亦久矣,古之庠序无闻焉,综人数而核之,不识丁者十有七八,妇女识字者百中无一。”[2]因此,国家人才匮乏,风俗颓废,积贫积弱。中华民国成立伊始,先生颁发了《令教育部通饬各省优初级师范开学文》,讲到“学者,国之本也,若不从速设法修旧起废,鼓舞而振兴之,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?”[3]
    中华民族本是文明礼仪之邦,且人口众多,但却饱受西方列强欺侮,孙中山先生认为,究其根本在于国家教育不能普及。为了使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劳苦大众摆脱愚昧无知,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兴办教育,以“使天下无不学之人,无不学之地……妇孺亦皆晓诗书”[4]。在先生看来,“惟教育主义,首贵普及”[5],他强调,凡属中华民国国民,无论男女、种族、贫富,皆可受教育。对于学校的设立,先生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,“先立一兴学之会,以总理其事。每户百家,设男女蒙馆各一所”[6]。不难看出,先生的“普及教育”思想并没有把女子排除在教育之外,相反,先生分外担忧女子的受教育状况,认为“中国女子虽有二万万,惟于教育一道,向来多不注意,故有学问者甚少。处于今日,自应以提倡女子教育为最要之事。”[7]
    为兴办女子教育,孙中山先生曾拨助五千元给女子协济会,鼓励她们开办女子法政学校,提高女子的知识水平,培养女子从事实务的能力。先生也曾积极支持女子军代表林宗雪开办女子蚕桑学校,命教育部拨借绿筠花圃为校地。在武昌黎元洪欢宴席上,孙中山先生对赴宴的宾客谈到,湖北女界多才,应当注意培养,他的次女孙婉是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的,可以到湖北帮助创设鄂州方言学堂。在松江清华女校欢迎会上,孙中山先生指出“今在建设之初,吾辈亟当致力于社会,多办学校。贵校于女子教育既有此基础,务望力事推广,成松江女学之模范,中国女学之模范”[1]
    先生之所以如此重视女子教育,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女子深受“男尊女卑” 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思想的禁锢而“丧失人格久矣”[2]。如今要恢复女子作为“女国民”的人格,他认为“第一件须从教育始”[3]。自中华民国成立,凡为中华民国之国民,均有平等自由之权,而女子要实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,并不只是口号和理想,须 “提倡教育,使女界知识普及”[4]“教育既兴,然后男女可望平权。女界平权,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”[5]


5页  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页 当前1/5页

Copyright (C)sxmg.org  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编号:陕ICP备09000169号-1

联系地址: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: 029-87277173 传真: 029-87277155

版权所有: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    

分享到: